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欧亚体育(中国)第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在全校上下迎接第四次党代会之际,欧亚体育(中国)官微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 发展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展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谋新篇、团结奋进创一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向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献礼。今天,为您带来系列报道之—《本科教育篇:锚定一流建设目标 打造一流药学本科教育体系》。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持续推进新医科背景下“新药科”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两基地一拔尖”卓越创新人才为引领,药学、中药学、生物医学复合型人才为优势,国际工程教育卓越制药工程师、临床药学、药品监管、医疗器械管理服务型人才为特色的分类型、多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融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全覆盖式“三全育人”思政教育工作体系
党委书记、校长带头,领导班子成员全覆盖式为青年学生讲授思政课。设立了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思政课程落实主体、二级学院与专业课程全面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实施团队,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药学课堂”新医科优质课程思政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与“红色+信息技术”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理论及实践必修课程,将思想品德培养与学校红色基因传承相贯通,开展“校史教育”“新药研发背后的故事”等系列讲座,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选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5门、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45个,获批省级一流思政课5门、示范观摩思政课4门,优秀教师工作室1个,省级本科教育课程思政项目4项。
二、强化质量保障 加强优势及特色专业建设
结合专业认证和本科教育评估标准,出台《欧亚体育(中国)一流本科专业总体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21个本科专业中,建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8个,覆盖专业总数90.5%,位居省内高校前列。以专业认证为抓手,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药学、临床药学专业通过全国药学类专业认证,制药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药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中药学专业认证。
三、锚定一流发展目标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对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金课标准,以数字化课堂建设推动教学改革;重视精品教材、新兴态教材、数字融创类教材编写;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管理,构建校-院-教研室三级教学保障体系;设立专项经费开展教改立项、教学竞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1门,建成高质量MOOC7门,在中国大学慕课和智慧树平台面向全国开放,已累计开课33期次、53000余人次上线参与课程学习;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0项、省级校际合作项目15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虚拟教研室3个;成功举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高等学校药学类规划教材编写会,获得第一主编教材30部,第二主编教材1部;举办人民卫生出版社药学类规划教材编写会,主编药学、制药类两类教材16部;获高等教育出版社“十四五”新形态融创类主编教材立项7部,第二主编教材立项3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药品储存与养护》获教育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天然药物学》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省级优秀教材15部。
四、深化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
建成综合教学管理平台,统一纳入校园管理系统,实现学生选课、教师查课、排课的全面互通;构建了全方位智慧教学平台体系,搭建学生、教师、课程数字画像模型,实施大数据感知的教学与评价体系、线上课程运行体系;建成300平米智慧教室,为无涯创新书院拔尖学生建班培养提供全新沉浸式授课场所;拓展全校教室为大学英语标准化考场,有效解决学生考位紧缺问题。
五、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双融型药学类一流实践教育体系
学校是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单位,沈阳市生物医药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主要支撑单位,东北“三省一区”新医科教育联盟药学教育发展子联盟牵头单位,与华润三九、沈阳三生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建成省级智慧制药、中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2个,通过打造双岗双聘企业教师队伍、共建课程、共编教材、理论实践融合体系,大力推动校企、实践基地共建,提升实践教学层次,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提升;建成国内药学教育领先的药品GMP实训中心和临床药学智慧实训中心,新增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2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组织开展“国-省-校”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214项、省级项目433项;承办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药苑论坛、微生物科学与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8项、省级40项,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20项、省级竞赛奖励512项。
六、构建创新型人才为引领,分类型、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基础学科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依托“两基地一拔尖”卓越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构建以药学领域创新人才为引领,药学、中药学、生物医学复合型人才为优势,国际工程教育卓越制药工程师、临床药学、药品监管、医疗器械管理服务型人才为特色的分类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坚持“EIL+OBE”培养理念,全面致力培养道德素养良好、追求创新、勇于担当、“懂医精药,善研善成”的“新药科”人才。
七、打造一支“善研能教”导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任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组织教师参加全国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训603人次,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9项,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36项,省级教学名师24人;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53项。
学校将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辽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