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欧亚体育(中国)第四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在全校上下迎接第四次党代会之际,欧亚体育(中国)官微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 发展巡礼”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展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凝心聚力谋新篇、团结奋进创一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向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献礼。今天,为您带来系列报道之—《研究生教育篇:多措并举 多元共治砥砺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锐意改革
★实施“绩效引领、四维支撑”的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研究生招生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以绩效为引领,围绕学院、导师、学生三个主体,构建以制度创新、导师建设、资金保障和招生服务为支撑的研究生招生体系,实现管理架构、资源配置、评价机制、导师队伍、奖助体系和服务保障的根本转变,有效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攀升。
出台以绩效为导向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动态分配制度;建立“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研究生选拔制度,深化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实行分类考试和完善“统一考试”“申请考核”“硕博连读”“直接攻博”四种博士招生选拔制度,实现多元化录取。开发覆盖全流程的研究生招生系统,提升招生关键环节风险管控水平。构建了“四聚焦三依托二精准”的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聚焦学校、学院、导师及研究生四元主体,依托360教育在线、暑期夏令营及本科课堂三个平台开展招生宣传,保障投放人群和宣讲内容精准有效。建成辽宁省首家承担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高校考点,为疫情模式下辽宁省实现平安研考提供了沈药方案。学校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的经验在60余家单位中推广和应用,多次在全国、全省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并被树立为招生制度改革先进典型。招生成绩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辽宁省教育厅网站、中工网、新浪网等媒体报道,获得2022年辽宁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被《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管育并举
★以“五大体系”建设构建研究生教育培养网络,推进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建设“入脑入心思政课、培育德智并重专业课、创新行业专家实践课、体育美育素养课和国际互通共享课”的“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开设行业专家实践课程、国际共享课程、在线课程等40门。开发智能高效的信息化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研究生教育深入融合,通过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全员参与、教学科研管理全方位监管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化、培养与质量监管规范化、组织管理方式现代化及服务手段精细化。构建以科研成果支撑案例教学,以教学督导制度支撑培养质量监管,以行业课题立项支撑研究生成果转化,以科研平台、实训基地和校企联盟建设支撑实践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培养多元支撑体系,深入推进科教融汇与产教融合,推进“育人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现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14家科研院所及上药集团、石药集团、华润三九等12家单位建立协同育人基地,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已有42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赴基地进行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工作。
先后获评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课3门;组织主编研究生规划教材17部,参编4部;获评省研究生精品教材5部;14篇案例入选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教学案例;获批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省示范基地18个;获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辽宁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4项;获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及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11项。
建立“绩效导向、分类资助、多元投入、导师保障”的研究生培养资金支撑体系,建立政府、学校、企业、导师多元投入格局。奖学金覆盖85%以上,助学金覆盖100%,博士助学金2.5万元/年,在学期间博士最高奖助可获得17.5万元,硕士8.5万元。2018年以来,32家企业在校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年均资助额度约170万元。
构建层层把关的学位管理体系,严把论文开题“入口关”、中期考核“过程关”、论文盲审“质量关”、学位授予“出口关”,规范考核筛查、落实分流退出,全面保障学位论文质量。
先后获评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18篇、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30篇、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硕士优秀学位论文6篇;在国家和省组织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中,学校连续八年无“存在问题”论文,抽检“合格率”100%,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
守正创新
★建立“评聘分离”的导师队伍支撑体系,导师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认真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管理办法》等要求,健全导师管理制度,实行岗位管理。以绩效为引领,实行研究生导师年度招生资格审定制度,“评聘分离”打破“终身制”。将学生培养质量、立德树人考核、“双一流”成果、导师培训等纳入年审范围。打破导师界限,优秀副教授可指导博士生,优秀讲师可指导硕士生,以绩效、培养质量为基准建立研究生招生名额动态分配机制;聘任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兼职导师参与人才培养。建立校院二级常态化、模块化、系统化导师培训体系。评选优秀导师和导师团队,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8年以来,学校研究生导师规模大幅度上升、结构合理,师德师风建设成果显著。现有导师533名,增长25.4%,外聘院士19名;多名校内导师新获“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称号。大力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新设“协同育人”基地导师类别,遴选基地导师225人。获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8人,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4个;研究生导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辽宁教育系统“最美教师”、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20余项。
学术交融
★组建开放融合研究生培养学术网络
全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促进研究生融入学术共同体。一是举办全国药学研究生学术交流研讨会。联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医药科工作委员会,分别于2019、2023年举办第二、三届全国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该会议得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130余所高校2200余名专家、教师、研究生代表参会,并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举办会议,约5000人观看会议直播,会议在全国医药高校中引发热烈反响,初步形成“国字号”药学研究生学术会议品牌效应。二是在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全国临床药学研究生药学服务学术与技能交流会、首届辽宁省监管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多个会议中举办研究生分论坛。三是依托辽宁省药学、中药学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和“沈药无涯论坛”,年均开展学术报告、学术沙龙等超50场,开拓了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四是全面落实“国际产学研用”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联合国际学术资源协同培养研究生,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知行合一
★探究高质量育人之道,研究生学科竞赛成绩优异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沈药精神,以全员协同为推动、以全程教育为核心、以全方位改革为抓手,全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积极组织研究生、博士后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取得优异的成绩。组织博士后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金奖1项;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48项;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组织研究生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组织研究生参加辽宁省首届研究生ERP沙盘模拟大赛获三等奖2项;组建本科生、研究生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连续16年赴全国各地开展中药资源考察及科普活动。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全校上下团结一致,锐意进取,通过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一系列可喜成绩,研究生院连续获得辽宁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未来工作中,学校将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精准对接医药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实施“育人固本”行动,重质量强协同,推动研究生教育释放新动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一流的人才支撑。